总量上限:2100万枚

  • 硬顶设计:比特币通过代码严格限定总量为2100万枚,永不增发(目前约93%已挖出),这一机制模拟了黄金的稀缺性,避免通货膨胀。
  • 单位可分性:每枚比特币可分割至1亿分之一(1聪),确保小额交易可行性。


发行方式:工作量证明(PoW)挖矿

  • 区块奖励:矿工通过计算哈希值竞争记账权,成功打包新区块后获得系统发放的比特币奖励,这是新币进入流通的唯一途径。
  • 初始奖励:2009年创世区块奖励为50 BTC,每21万个区块(约4年)减半一次。
  • 减半周期:截至2024年,已发生三次减半,当前区块奖励为3.125 BTC,预计2140年奖励趋近于0,发行结束。

比特币如何发行


动态调整机制

  • 难度调整:每2016个区块(约2周)根据全网算力自动调整挖矿难度,维持平均10分钟出一个区块的节奏,确保发行速度稳定。
  • 抗通胀设计:减半机制使新增供应量阶梯式下降,历史上每次减半后均伴随显著价格波动(如2020年减半后一年内上涨约300%)。


激励分层

  • 早期阶段(2009-2012):高区块奖励(50→25 BTC)快速启动网络。
  • 中期阶段(2012-2024):奖励降至6.25→3.125 BTC,交易手续费占比逐渐提升。
  • 终极阶段(2140年后):矿工收益完全依赖交易费(目前手续费占比约1-5%)。


与传统货币发行对比

特性比特币法币体系
发行主体算法控制(去中心化)中央银行(中心化)
供应规则通缩模型,固定上限通胀模型,弹性供应
透明度链上实时可查依赖政策披露
调控手段代码预设不可篡改人为干预(如QE)


现实影响

  • 矿工经济学:当前全网算力约600 EH/s,矿工需平衡电力成本(占运营成本60-70%)与币价波动。
  • 市场效应:2024年减半后,年新增供应量降至约16万枚(占比流通量0.8%),稀缺性加剧。
  • 争议点:通缩特性被批评不利于经济增长,支持者则认为其是对冲法币贬值的"数字黄金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