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是中国财政管理中的重要工具,主要用于平滑财政收支波动、应对短期财政风险,并在经济下行时发挥“蓄水池”作用,以下是关于该基金的详细解析:

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是什么


定义与设立目的

  • 定义: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是政府通过超收收入或结余资金设立的专项基金,用于弥补短期的财政赤字或调节年度间预算平衡。
  • 目的
    • 平滑收支波动:在财政收入超收时储备资金,在短收时补充预算缺口。
    • 逆周期调节:经济过热时“蓄水”,经济下行时“放水”,稳定宏观经济。
    • 防范风险:应对突发公共事件(如自然灾害、疫情)导致的财政压力。


    资金来源

    • 主要来源
      • 一般公共预算的年度超收收入(实际收入超过预算部分)。
      • 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结转结余资金。
      • 其他按规定调入的资金(如特定国企利润上缴)。
    • 规模限制:通常不超过当年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额的5%-10%(具体比例由地方政府确定)。

    • 使用条件与程序

      • 使用情形
        • 财政收入短收导致预算无法平衡时。
        • 重大自然灾害、突发事件等急需财政支出时。
        • 落实中央或地方重大政策调整(如减税降费)。
      • 审批程序
        • 需经同级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,纳入预算调整方案。
        • 中央层面由财政部提出建议,报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批。


        管理要求

        • 专款专用:不得用于日常支出或楼堂馆所建设。
        • 动态平衡:优先从后续年度超收收入中补充基金规模。
        • 透明度:基金收支情况需在预决算报告中单独说明,接受监督。


        实际应用案例

        • 2015-2016年: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,中央财政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弥补赤字。
        • 2020年新冠疫情:多地通过该基金保障防疫支出,缓解基层财政困难。
        • 2023年:部分省份因土地出让收入下降,使用基金填补社保、基建等缺口。


        与其他财政工具的区别

        工具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财政赤字政府债券
        性质财政储备资金收支缺口债务融资
        用途短期调节、应急长期结构性缺口特定项目或一般预算
        资金来源历史结余或超收无特定来源市场发债
        是否需要偿还无需偿还需通过未来增收弥补需还本付息


        改革方向

        • 法制化:推动纳入《预算法实施条例》细化管理。
        • 跨周期调节:结合中长期规划,避免基金规模大起大落。
        • 绩效评价:建立使用效果评估机制,防止滥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