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到期期限:长期债券价格波动大于短期债券,即期限越长,债券价格波动幅度越大,当期限延长时,单位期限引起的债券价格波动幅度递减,期限越长,债权人的风险越大,所要求的利息报酬越高,债券的发行价格可能越低。

债券价格跟什么有关系

2、息票率(票面利率):债券价格与其息票率的高低呈正向关系,债券价格越高,债券到期后收益越高,但债券价格的波动与息票率呈反向关系,债券面值即债券市场上标出的金额,也会影响债券价格。

3、附加选择权:没有赎回权的债券价值通常高于有赎回权的债券价值,尤其是在利率下跌时,两者价格偏离更明显,可转换债券的价值包含纯粹债券价值和转换权利价值两个部分,转换价值的大小视普通股的价格高低而定。

4、税收待遇:免税或税收优惠债券的内在价值比高票面利率债券略高。

5、流动性:债券的流动性与债券的内在价值成正比例关系,市场流动性高时,投资者更容易买卖债券,通常会支持债券价格;流动性不足可能导致交易成本上升,影响债券价格。

6、通货膨胀:当出现通货膨胀时,央行会提高市场利率,债券价格会下跌,通胀严重时,如果政府没有相应的补贴措施,对票面利率固定的债券需求会减少,债券价格下跌,但如果政府给予某些债券保值补贴,则这类债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通胀风险,需求增加,价格相应上涨或稳定。

7、企业资信程度:发债者资信程度越高,债券风险越小,价格越高;资信程度越低,债券价格越低。

8、供求关系:债券市场价格取决于资本与债券的供给关系,债券市场供给大于需求时,债券价格下降;反之则上涨,经济发展趋势会导致市场资本过剩,从而影响债券价格波动。

9、市场利率:是衡量债券票面利率高低的参照系,当市场利率上升时,债券价格通常下降;当市场利率下降时,债券价格通常上升。

10、经济基本面:如国民生产总值(GDP)的同比增速、企业投资回报率等,这些都会影响债券利率。

11、货币政策:央行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时,金融市场上可用的资金会增加,借钱会变得容易一些,所支付的利息一般会减少,对应的是债券利率下行,债市走牛。

12、财政政策:如增加财政支出、减税等,社会总需求一般会增加,促使经济走强,这种情况下股票等风险类资产会更受益,债券投资的吸引力减弱。

13、投资者情绪:投资者对债券的看法和情绪也会影响债券价格。

14、政府债券的信用评级:信用评级反映了市场对政府偿还债务能力的信心,评级下调可能会增加债券的风险溢价,导致价格下跌;评级上调可能会提升债券的吸引力,支持价格上升。

15、其他投资工具的吸引力:如股票、基金、期货、不动产、银行存款等行情见好,会吸引资金流入,相对地削弱债券的竞争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