挖矿获得(免费获取)
- 最早期(2009年):比特币几乎没有市场价值,唯一的获取方式是通过电脑CPU挖矿,中本聪和早期开发者通过挖矿积累了大量比特币,当时挖矿难度极低,普通电脑即可参与。
- 典型案例:2010年5月,程序员Laszlo Hanyecz用1万枚比特币购买2个披萨(史上首次实物交易),这些比特币均来自他的挖矿所得。
点对点交易(论坛/邮件协商)
- 2010年之前:比特币没有交易所,买卖双方主要在Bitcointalk论坛或IRC聊天室协商交易,通过PayPal、银行转账或现金直接交易。
- 风险极高:缺乏第三方担保,欺诈频发,用户"NewLibertyStandard"在论坛上以5.02美元的价格出售5050枚比特币(单价约0.001美元/枚),这是最早的比特币兑美元报价。
早期交易所的出现
- 2010年3月:首个比特币交易所BitcoinMarket.com上线,支持PayPal和银行转账,但因欺诈问题很快关闭。
- 2010年7月:更稳定的Mt. Gox(门头沟)成立,逐渐成为主流交易平台,早期价格波动剧烈,例如2010年7月比特币价格从0.008美元涨至0.08美元,涨幅达10倍。
以物易物与服务兑换
- 开发者社区:早期比特币爱好者通过为项目贡献代码或推广获得比特币奖励,中本聪曾给开发者Gavin Andresen发送比特币以支持开发。
- 实物交易:除披萨外,有人用比特币购买T恤、电子书等小众商品。
关键特点与挑战
- 极低价格:2010年多数交易价格低于0.1美元,但流动性极差。
- 技术门槛:用户需自行管理钱包文件(无轻钱包),交易需命令行操作。
- 法律真空:各国政府尚未关注,交易处于灰色地带。
对比现在
比特币可通过合规交易所(如Coinbase、Binance)秒速购买,而早期参与者需面对技术、安全和信任的多重挑战,那些在2010年以几美分价格买入并持有比特币的人,若保留至今(2023年价格约2.7万美元/枚),收益超过数千万倍,这段历史也印证了加密货币从极客实验到全球资产的演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