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权的基本概念
- 期权(Option):一种合约,赋予持有者在约定时间(到期日)以约定价格(行权价)买入或卖出标的资产的权利,但非义务。
- 看涨期权(Call Option):买入标的资产的权利。
- 看跌期权(Put Option):卖出标的资产的权利。
- 买方 vs 卖方:
- 买方:支付权利金(Premium),获得权利,风险有限(最大损失为权利金),收益潜力大。
- 卖方:收取权利金,承担履约义务,收益有限(最大为权利金),风险可能较高(需保证金)。
- 标的资产:期权合约对应的资产(如股票、ETF、指数等)。
- 行权价(Strike Price):约定的买卖价格。
- 到期日(Expiration Date):期权有效的最后日期。
- 权利金(Premium):买方支付给卖方的费用,由市场供需决定。
- 内在价值 vs 时间价值:
- 内在价值:期权立即行权时的盈利(如股价 > 行权价的Call期权)。
- 时间价值:权利金中超出内在价值的部分,反映波动性和时间剩余。
期权的分类
- 按行权时间:
- 美式期权:可在到期前任何时间行权(如美股个股期权)。
- 欧式期权:仅能在到期日行权(如指数期权)。
- 按价值状态:
- 实值期权(In-the-Money, ITM):有内在价值(如Call期权行权价低于现价)。
- 平值期权(At-the-Money, ATM):行权价接近现价。
- 虚值期权(Out-of-the-Money, OTM):无内在价值(如Call期权行权价高于现价)。
- 买入看涨期权(Long Call):看涨标的资产,风险有限,收益潜力高。
- 买入看跌期权(Long Put):看跌标的资产,对冲下跌风险。
- 卖出看涨期权(Covered Call):持有标的资产时卖出Call,赚取权利金,但限制上涨收益。
- 卖出看跌期权(Cash-Secured Put):预期股价不跌时卖出Put,可能以低价买入标的资产。
- 跨式组合(Straddle):同时买入相同行权价的Call和Put,押注波动率上升。
- 宽跨式组合(Strangle):买入不同行权价的Call和Put(通常OTM),成本更低。
- 垂直价差(Vertical Spread):买入和卖出不同行权价的同类型期权(如牛市价差、熊市价差)。
- 标的资产价格:直接影响内在价值。
- 行权价:与现价的差距决定实值/虚值状态。
- 到期时间:时间越长,时间价值越高。
- 波动率(Volatility):波动率越高,期权越贵(因盈利概率增加)。
- 无风险利率:利率上升时,Call期权价值上升,Put期权价值下降。
- 买方风险:最大损失为权利金,但需注意时间损耗(Theta),虚值期权可能到期归零。
- 卖方风险:需缴纳保证金,潜在亏损可能远高于权利金(如裸卖Call)。
- 流动性风险:冷门期权可能难以及时平仓。
- 希腊字母(Greeks):
- Delta:期权价格对标的资产价格的敏感度。
- Gamma:Delta的变化率。
- Theta:时间损耗对期权价值的影响。
- Vega:波动率变化对期权价值的影响。
如何开始交易?
- 学习基础知识:理解术语、策略和风险。
- 选择交易平台:如券商(Interactive Brokers、TD Ameritrade)或专业期权平台。
- 模拟交易:先用虚拟账户练习。
- 小资金试水:从低价期权或价差策略开始,控制风险。
- 持续跟踪:关注市场动态、波动率和希腊字母变化。
常见误区
- “卖方稳赚”:卖方虽概率占优,但单次亏损可能抵消多次盈利。
- 忽视时间损耗:临近到期时,期权价值加速衰减。
- 过度杠杆:期权的高杠杆可能放大亏损。
期权交易的常见策略
基础策略
组合策略
期权定价的影响因素
风险与注意事项